中兴通讯大规模阵列技术助力6G标准制定 自主创新引未来通信演进

  • 2025-08-02 03:38:29
  • 307

2025年6月,3GPP RAN工作组正式启动6G标准制定工作,全球产业界达成共识:大规模阵列技术将成为6G网络架构的核心方向。中兴通讯凭借在该领域的优势积累,不仅成为Pre5G时期的“技术先行者”,在5G时代实现了“拓空间”的代际跨越和规模建设,更以全链条技术布局引领6G演进路径,为全球通信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技术创新:从“并跑”到“领跑”的自主跨越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移动通信技术始终处于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4G时代后期,面对数据洪流与频谱资源枯竭的夹击,全球通信产业面临新一轮技术突破与资源优化的双重挑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中兴通讯携手院士专家团队,历时十余年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成功构建大规模阵列移动通信理论体系,实现从传统“卷频谱”到“拓空间”的技术代际跨越。2014年,在荷兰举办的5G World Summit上,中兴通讯首次提出基于Massive MIMO的Pre5G概念,在行业内引起轰动。2015年,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展示了全球首个Pre5G Massive MIMO一体化商用基站。2016年,中兴通讯Pre5G Massive MIMO基站以“4G终端实现5G体验”的创新实践一举斩获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及“CTO选择奖”双料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

在Pre5G阶段,中兴通讯推出全球首款64通道大规模阵列基站,定义了行业主流形态,实现了峰值容量提升超10倍;同时,在自研矢量加速芯片的加持下,并行处理能力跃升32倍,能效成本显著优于4G,助力中国通信业从“并跑”迈向“领跑”。

市场认可:全球规模应用的实力验证

市场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大规模阵列基站出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前列,亚太地区市场份额达30%,全面支撑运营商5G网络建设。

此外,针对业界高度关注的5G能耗难题,中兴通讯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基于64通道阵列的5G网络,每比特能耗较4G降低近90%;其中,近7000族5G标准必要专利中,30%聚焦绿色节能技术。

目前,中兴通讯的创新技术方案已服务于全球数十亿用户,收获了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头部咨询机构和专业媒体的一致认可。从广泛的报道解读和数据报告中不难看到,从Pre5G到6G时代,中兴通讯与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的全球110多个运营商开展5G深度合作,一路推动大规模阵列技术从理念革新、技术迭代、方案试点到规模商用,在全球建设起高性价比网络,不断拓宽网络技术的演进之路。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Omdia RAN综合评级报告中,中兴通讯再次荣膺“领导者”评级。这是中兴通讯自该报告发布以来连续三年蝉联该荣誉,充分肯定其无线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价值:技术自主拉动协同创新

在产业化征程中,中兴通讯带动上下游千余家企业协同创新,培养超万名专业人才。这些技术积累不仅为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可靠通信保障,更推动了中国通信产业整体升级。

牵引6G:全链路创新赋能未来

面向6G时代,中兴通讯正潜心推动技术研究,率先在6425~7125MHz频段提出业界首款2000+振子的大规模阵列原型样机,推动高效能U6G无线传输技术路径的前瞻性布局,以“芯片-器件-算法-架构”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全球通信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此外,中兴通讯还将大规模阵列技术优势延伸至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领域,推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5G-A分布式超大阵列(D3-ELAA)方案,通过动态协同与分布式赋形技术,有效解决低空通信中干扰严重、频繁切换及网络抖动等痛点,首次实现低空无人机通信的“超稳态”体验。经验证,该技术可以明显减少站间干扰和切换次数。上下行速率都有明显的提升。D3-ELAA方案打破了传统移动网络的蜂窝边界限制,为低空经济构建高可靠通信基座,催生万亿级市场新机遇。

移动通信不仅是技术高地,更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从Pre5G的前瞻探索到5G的规模部署,再到如今6G的领先布局,中兴通讯凭借在大规模阵列技术领域的硬核创新,不仅铸就了通信强国的坚实基座,更持续为全球通信未来演进注入中国智慧。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为引擎,推动大规模阵列技术演进,勾勒出未来6G网络“泛在连接、精准感知、智能决策”的美好图景。(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