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手迈巴赫, 风云A9L“飘”了吗?
- 2025-07-22 11:48:12
- 811
自主豪华该如何去解释?奇瑞风云A9L上市,售价区间为13.99-19.79万元。除了价格带来的惊喜感,令外界注目的,是奇瑞颇具标志性的营销动作。从亮相到预售,再到上市,所有人都看到,围绕风云A9L这款车,奇瑞在与世界顶级豪华品牌迈巴赫贴脸肉搏。抛开舆论泛起的复杂涟漪不谈,这种「大胆」的举动让风云A9L陷入一种“既担心又认同” 的审视。
担心者聚焦于产品力的鸿沟。要知道,在豪华分级体系中,一般分为入门级,例如奥迪A4、宝马3系等,中级锚定五六梯队,如奔驰E级、宝马5系,高级则直指 S 级以上乃至迈巴赫。相比之下,风云 A9L 的定价本属主流消费区间,其硬实力是否真的能够触碰顶级豪华的门槛?
认同者却看到另一种逻辑,自主品牌冲击豪华的浪潮里,「越级对标」早已成为共识。从车身尺寸到造型气场,风云 A9L 已跨越入门级的边界,产品力几乎与中级豪华阵营平起平坐,这种实打实的越级突破,是今天风云A9L在与迈巴赫进行「关联」,似乎也太多逻辑阻碍,可以被理解。
之所以,奇瑞能够围绕风云A9L这款车做到顶格,首先是在3个基础条件上做到完善和补齐。在这个过程中,但凡关注过奇瑞的读者,都不难看到,在这款车上奇瑞过往价值的复现和复利。
文|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奇瑞在风云A9L上打出的「3张牌」!
很多人都知道,风云A9L是风云品牌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也是奇瑞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99年,奇瑞造出的第一辆轿车,正是风云!尽管由于业务线调整后期停产,但对于整个奇瑞来说,风云不仅仅是奇瑞悉心打造的一把「利刃」,更在当时那个年代担任了「老师」的角色,真正教会奇瑞应该如何造车,以及品牌应该怎么走。
有细心的人拿风云A9L与过往做参考。1999 年的初代风云,作为奇瑞叩开家轿市场的先锋,平直的线条、方正的轮廓,一切以空间利用率和制造成本为核心,是那个年代对于造车最务实的表达。而在吸收过往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风云A9L则完成了「功能优先」到 「简约高级」的蜕变,在契合其新能源身份同时,赋予整车简洁大气的视觉印象。
比如,在车尾部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不仅在视觉上简洁明快,点亮后还具备极高的辨识度,加上隐藏式的排气布局,不刻意强调高级感,却以低调姿态展现自身定位。就像当年教会奇瑞如何造车,如今风云的设计底蕴也正在诠释 「如何定义豪华」。
除了造型上的经验积累,品牌独立则奇瑞围绕风云A9L是更具战略意义的第二张牌。发布会上,伴随着台下的阵阵掌声,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正式宣布将风云从新能源序列升格为风云品牌。
从一款产品的成功,到豪华序列新能源序列,再到一个承载历史、面向未来的独立品牌。这种身份的转变,一方面,在集团内部资源的倾斜和应用上,为后续风云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巧妙地满足了作为豪华品牌不可或缺的历史传承感和故事性需求,不仅支撑起风云A9L对标迈巴赫的合理性,也为其进一步冲击高端奠定了坚实的身份认同基础。
当然,豪华的本质,从来都以核心技术为基石。「凡豪华必技术」,风云A9L敢于对标迈巴赫的最大底气,源自于奇瑞近年来厚积薄发的技术实力的全面赋能。从瑶光2025战略以来,奇瑞迅速完成了从火星架构到鲲鹏动力,从雄狮智舱到智驾等多个技术层面的全面进阶,构建起一整条面向新汽车时代用户需求的技术价值创新链。
尤其是,作为奇瑞核心技术成果的鲲鹏体系,其在长期迭代过程中混动效率、动力性能、静谧平顺等方面的突破,为风云A9L提供了对标传统豪华燃油车甚至超越的硬实力。这些放到当前仍然经得起推敲的技术底色,使得风云A9L不仅有豪华的「面子」,更有豪华的「里子」。
2
像迈巴赫一样造车,才撑起风云A9L的「精致感」
除了品牌、技术带来的底气外,衡量一款车的豪华感的最直观的层面在「精致感」,即一眼看上去这款车是不是足够贵气。
之所以对标迈巴赫而非其他品牌,某种程度上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要知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迈巴赫早已将「精致感」作为品牌DNA的一部分,这种「精致感」并非流于表面的装饰,而是藏在车身的每一处线条、每一个接缝里,来自于其百年造车积累下生产技术与工艺精度的具象化呈现。
比如,在车身间隙方面,风云A9L就展现出对于制造工艺极强的严谨性和精细度,甚至在部分细节处处理得还要更好。一般来说,迈巴赫机盖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通常为3.1mm,而风云A9L做到了3.0mm;迈巴赫前门与后门间隙为3.8mm,而风云A9L做到3.5mm;全车平均间隙更是来到2.59mm,相比之下,迈巴赫的平均间隙为3.01mm。
这种对均匀性的极致追求,是今天风云A9L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感和精致感的核心所在。并且,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间隙对于车辆表现的影响也客观存在。例如,越小的引擎盖间隙,实际上也越有助于提升整车的空气动力性能,降低燃油消耗,以及增强线条流畅感和美观度。
再比如,冲压精度方面,风云A9L的关键部件公差更是控制在±0.01mm,相当于在人类头发丝的1/5的区间进行操作。要知道,冲压作为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之一,其精度直接决定车身制造质量,一辆普通轿车需要约1500套模具,其中冲压模具占比超60%。相比之下,迈巴赫生产线采用的伺服冲压机,如舒勒9100吨级冲压线,可实现±0.02mm的模具公差,确保覆盖件的曲面过渡平滑。
至于为什么风云A9L能够做到如此精细化的工艺表现,离不开其重金打造的智能工厂。据了解,负责风云A9L生产工作的奇瑞智造一工厂,其冲压车间拥有四条全自动高速生产线,均是行业领先的「黑灯产线」,不仅能满足年产30万台整车生产需求,更可确保关键部件「0误差」一次成型,配合30万次/年的零误差冲压测试,确保车身精度达到毫米级标准,保障了风云A9L的超刚性车型与流畅的豪华感受。
时至今日,很多车企对于「豪华」的理解,认为简单的配置堆叠,就能去和百万级豪车对标,但往往忘记了豪车之所以是豪车,并不来自于无限制的冗余,而在于其精益求精的细节。
3
越级对标,搅动中国豪华轿车市场的风云!
一般来说,在传统汽车市场的定价逻辑里,尺寸与价格始终呈现强关联。C 级车的价格门槛往往定格在 30 万以上,B 级车则在 20-25 万区间,15-20 万似乎天然属于A级车或入门B级车的领地。而风云 A9L 的出现,却用13.99-19.79 万的售价区间做到真C级,真正打破和重构了中国传统轿车的级别规则。
这种「破局」的底气,首先来自于风云A9L对于「真 C 级」标准的坚守。从车身尺寸看,风云A9L的长、宽、高以及轴距分别为5018mm、1965mm、1500mm和3000mm,比同级合资 B 级车平均长100mm 以上,轴距多出 150mm 左右,基本满足C级车「532」的核心标准。
相比之下,一些定位C级轿车的车型,其真实尺寸存在折扣。比如,同样定位于C级轿车的汉DM-i,虽然其车身长度达到5m级别,但整车的轴距却仅为2900mm,与真C级存在80mm的差距。
同时,风云A9L采用的「短前悬、长后悬」的设计,也将更多尺寸让渡给座舱,配合纯平地板,彻底消除了传统燃油车传动轴带来的空间浪费,让消费者在 15-20 万区间也能真实感受到真C级的空间奢侈感。
此外,不同于一些所谓C级轿车以麦弗逊结构的前悬架进行替代的做法,风云A9L选择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要知道,前者通常是在紧凑级轿车或B级轿车中常用的规格,而后者通常应用于豪华或越野车型,带给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都要更加突出。
市场的反馈则进一步印证了这种价值重构的成功。数据显示,风云A9L在上市前的盲订阶段,仅 72 小时订单便突破 1.2 万辆,截至正式上市,累计盲订、小订订单超过 5 万辆。这组数据背后,不仅是消费者对于这款产品本身的认可,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出,市场对于过去尺寸与价格画等号的旧规则的摒弃。
用15-20万元,给到市场真C级的尺寸、技术支持以及比肩顶级豪华品牌的精致感,风云A9L不是真的要和迈巴赫掰手腕,而是证明风云A9L可以用C级车的硬件实力,将价格拉回主流消费区间,重新定义中国豪华轿车的话语权。
- 上一篇:加州州长硬刚
- 下一篇:华为将支持滤镜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