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领创新 数启新程
- 2025-09-03 01:37:33
- 839
转自:贵州日报
云岩区三马产业园区。(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伟
数字浪潮奔涌,重塑生产生活,改写区域经济竞争格局。贵阳市云岩区勇立潮头,积极投身数字发展大潮。2024年,云岩区委、区政府战略谋划数字蓝图,组建区大数据局,有力推动全区数字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云岩区坚持贵阳市委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实施数字活区战略,在数字经济基建、产业、赋能、招商、环境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的数字经济“5+X+N”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新突破。
推进数据中心等10个数字基建项目,投资完成额居全市首位;“工匠行”AI等行业大模型落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云服务收入实现25.65亿元,同比增长62%;新增3栋亿元税收楼宇和2家总部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稳健。
未来,云岩区将聚焦产业引领,打造“云服务+信创”双轮驱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新赛道;狠抓项目攻坚与招商引资,汇聚创新资源,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云岩力量。
精准招商AI生态加速集聚
在云岩区,教师备课时间节省40%,学生拥有个性化学习方案,校园安全管理智能升级——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这些正成为现实。
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创新,一直是企业追逐的行业热点。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匠AI大模型——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打破行业技术壁垒,在具身智能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工匠行科技聚焦具身智能大脑平台业务,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共同开发了面向机器人决策规划、感知理解和自我演进的通用型平台——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平台,作为机器人通用的认知智能体系统,能够赋能机器人智能化协同场景。”该公司董事长李华平说。
该平台可构建机器人多智能体生态系统,既能控制多种机器人协同作业,也能实现机器人与智能设备(IOT)的联动协作,进而打造出全新的群体智能应用场景,现阶段已经在中学、大学教育场景进行了深度应用。
“我们在具身智能领域掌握多模态感知、三维大场景感知等核心技术。”李华平说,工匠行科技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度合作,其高质量数据集获AI公开数据集打榜六个世界第一,双方联合研发的具身智能大脑,实现了跨机器人形态全兼容,使得机器人突破遥控器限制,获得了感知、理解与执行能力,为教育领域注入智慧活力。
这一显著成果是云岩区以精准招商培育数字生态、布局AI产业新赛道的生动体现。作为省会核心城区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重要承载地,云岩区通过区领导带头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机制,探索“基金+标房+产业链”多元模式,成功引进工匠行科技等一批优质人工智能企业,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龙头企业纷纷落户,进一步壮大云岩AI产业集群。贵州瀚正智能科技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用于智慧监狱建设;诚迈科技专注智能操作系统研发。今年以来,云岩区累计引进9个数字经济项目,涵盖网络与数据安全、信创中心、卫星制造、AI大模型应用、智慧运维等领域,投资总额9.93亿元,其中4个超亿元项目,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增强。
从技术研发到从软件开发再到生态构建,云岩区正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格局。今年,云岩区明确“一体两翼三大转型”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持续深耕数据标注、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经济等领域,以最优政策与服务携手企业共绘数字新图景。
楼宇升级数字经济智领转型
8月19日,在云岩区中建大厦,一台搭载“中国芯”与国产操作系统的电脑10秒开机、流畅运行,性能出色。
据贵州诚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毅介绍,该产品采用龙芯芯片与自主操作系统,电脑开机时间从以往30秒甚至3分钟缩短至10秒,界面高度兼容Windows系统,支持超98%的打印机,兼容性行业领先,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诚迈科技作为操作系统领域领军企业,在智能终端、汽车、桌面系统和物联网四大领域构建完整国产化方案。今年3月,公司落户云岩区,布局“一基地、两中心”,包括信创电脑服务器生产基地、信创中心和开源鸿蒙中心,年产值规划3亿元至5亿元。
“我们来贵州后,推动信创生态从单一走向多元。”黄毅表示,生产基地8月底正式投产,两个中心也已运营,为全省提供系统适配与软件生态服务。目前,诚迈科技正与云岩区合作推进教育、医疗等领域试点,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赋能百业。
中建大厦作为云岩区核心地标,通过精准定位和专业运营,从闲置楼宇转型为数字产业集聚高地。这里创新活力强、产业基础实、应用场景多、服务配套优,吸引全国数字企业关注。
除诚迈科技外,大厦还引进贵阳巨量引擎、贵州律通数字科技等7家重点企业,形成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开发全链条生态圈。目前入驻率从2023年初不足10%升至80%,预计2025年底新增企业50家,入驻率达95%,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为支撑发展,大厦联合省、市、区搭建人才直通车,通过产学研对接、行业论坛等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引才、用才、留才。从产业集聚到人才汇聚,中建大厦正成为云岩区楼宇经济迈向数智高地的典范,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百业融合深化应用
近日,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心康小屋”,老年居民正跟随屏幕做心脏康复操。他们佩戴的5G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生命体征至智慧平台,实现心血管疾病科学管理。这源于医医科技(贵州)有限公司的“5G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
2022年落户云岩区的医医科技,依托本地大数据产业优势和自身医疗经验,自主研发5G+物联数据心脏康复、慢病管理、康养智慧三大平台,构建数字医疗体系。其“健康生活圈”APP用户超百万,活跃用户近2万。公司专家团队强大,获多项专利与认证,成为云岩区数字医疗创新标杆。
医医科技的成功是云岩区数字经济融合应用的典范。智慧教育同样成效显著。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暑假通过“日新成长”智慧校园平台定目标、交成果、互动留言。该平台2018年建成,2024年引入AI,形成“AI+人工”“评价+积分”机制,日均处理数据超6500条、推送建议超500项,提升教学效率与精准度。
智慧赋能深入百姓生活。居民王敏芬用手机医保结算治疗高血压药品后说:“买药医保报47.8元,自付32.2元,刷医保卡一笔清。”这得益于2023年落户云岩区的贵州久远银海软件有限公司“5G+智慧医疗”项目。项目融合5G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刷脸”完成业务,提升就医效率与满意度,入选2024年度贵阳贵安优秀“5G+”应用场景。
从医疗、教育到医保、康养,云岩区以大数据为依托,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惠及万家。一幅智慧赋能、科技润泽百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绘就数字经济时代的美好愿景。
亮点
排水管装上“芯”城市治理插上“翼”
当传统市政建设遇上数字科技,城市治理如何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今年3月落户云岩区的贵州康命源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植入芯片的排水管和无人机巡检系统,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市政工程中,管道的‘寿命’可能会悄悄‘缩水’,投标时承诺使用50年的管道,实际施工中可能被替换为仅能使用25年的产品。”贵州康命源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耀东说。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创新性地为每根管道植入专属芯片,实现了从生产线到施工工地的全流程可追溯、可追责。“我们不仅要做到‘每一根管子都纳税’,更要做到‘每一根管子都负责’。”吴耀东介绍,该项技术实施后,管道劣品率降至零,为相关部门节约管理成本200万元,工作效率提升160%。
在筑牢地下管网管理基础的同时,该公司将创新视角延伸至空中领域。通过技术赋能,无人机从传统的航拍设备转型升级为城市“智能哨兵”,与地下管网监测系统共同构建起天地一体化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据吴耀东介绍,该公司计划在阿哈湖、三马片区、民生路等重点区域部署5台无人机,开展河湖巡逻、水质监测、防溺水预警等多元化监管任务,配合综合执法部门对违法建设、违章停车等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这套创新的“水路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统一的管控平台和终端设备实现多任务协同管理,突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中各系统独立运行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河湖监管方面,无人机展现出显著优势。吴耀东详细解释道:“作为空中监测节点,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8公里范围内水质变化、识别水面悬浮物、监测水流速度,识别准确率超过95%。在巡河过程中,还能通过高空喊话功能及时劝阻野泳人群,可降低溺水事故发生率。”
这些创新应用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无人机采集的海量影像数据通过边缘计算设备进行初步识别后,实时回传至云端处理平台,经由AI算法模型进行深度分析,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内涝预警、污染源定位和危险行为识别等研判工作,并自动生成处置工单,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责任部门。整个流程从发现情况到响应处置,不超过5分钟。
“以往需要8名巡检人员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仅需一架无人机和一台保障车即可胜任。”吴耀东算了一笔经济账:这套系统每年可为政府部门节约近500万元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将工作人员从高危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大提升了安全作业水平。
从地下管网的“数字身份”管理到空中无人机的“智能巡检”系统,该公司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解决方案。成立仅5个月,已提交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展现出强劲的数字创新研发能力。
吴耀东表示,该公司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布局。目前正与深圳多家制造型企业开展合作洽谈,推进地下管道勘测机器人的引进工作,通过加装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和作业风险。同时研发AI数字孪生和数字人交互技术,未来工作人员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实时获取管网健康状况和内涝风险预警信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探索多模态大模型在漏水音频识别、污染溯源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云岩区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支持。”吴耀东表示,企业正在申报2025年省级大数据专项资金,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短评
踏数字潮绘新“数”景
云岩区数字化浪潮带来的真切变革令人印象深刻。从课堂教学到医疗康复,从楼宇升级到城市治理,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仅注重技术引进,更着眼于生态培育。通过精准招商和政策支持,云岩区正在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让数字技术真正赋能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
数字化转型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有温度的发展变革。它体现在教师备课时间的节省,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也体现在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云岩区的实践表明,只有当数字技术与人的需求、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云岩区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在这场数字变革中踏浪前行,描绘了一幅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 上一篇:演唱会随舞视频出现了张艺兴吴世勋
- 下一篇:天安门广场年号台整体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