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轿跑, 媲美小米SU7, 从近30万降到19万多, 还要啥比亚迪汉?

  • 2025-07-29 00:42:40
  • 553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L7自上市以来就凭借其独特的先锋美学设计、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豪华的驾乘体验,成为3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的重要竞争者。如今,随着终端优惠的加大,2024款智己L7 MAX超长续航版从29.99万的指导价降至20万左右,叠加补贴后甚至可低至19万,性价比陡然提升。那么,这款车是否真的值得入手?在深度体验后,我发现它既有令人惊艳的亮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

智己L7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配置,其中单电机版最大功率250kW(340马力),百公里加速5.9秒,CLTC纯电续航708km;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425kW(578马力),百公里加速仅3.87秒,CLTC续航625km。这样的数据在同价位车型中相当亮眼,尤其是四驱版的加速性能,足以媲美部分百万级性能车。实际驾驶中,电机响应极其迅捷,动力输出线性且充沛,高速超车毫无压力。不过,智己L7并未采用最新的800V高压平台,而是沿用400V架构,快充功率最高390kW,10%-80%充电需15分钟,相比小米SU7等竞品的800V超充略逊一筹。续航表现上,实测高速续航(120km/h)约为CLTC数据的80%,即四驱版实际高速续航约500km,满足长途出行需求,但冬季低温环境下衰减较为明显。

智己L7的底盘由威廉姆斯工程团队调校,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全铝悬架,并标配四轮转向系统,最小转弯半径仅5.4米,灵活性堪比紧凑型轿车。在赛道模式下,车身姿态稳定,过弯极限极高,方向盘反馈清晰,驾驶乐趣十足。日常驾驶时,CDC电控阻尼悬架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配合“ICS云台制动”技术,刹车平稳不点头,舒适性表现优秀。不过,偏运动的调校风格也让其在烂路行驶时底盘略显生硬,胎噪控制一般,尤其是配备低扁平比轮胎的车型,路感过于直接,影响长途舒适性。

智己L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算力),支持高速NOA和城市NOA(上海已开放)。实际体验中,高速领航辅助表现稳定,自动变道果断,但城市NOA在复杂路口仍会偶发犹豫,尤其是无保护左转时逻辑偏保守,不如华为ADS或特斯拉FSD成熟。此外,高阶智驾功能需额外付费解锁(原价3.68万),而竞品如小米SU7则标配城市NOA,性价比稍显不足。车机系统搭载IM OS 2.7.0,支持四区语音交互和AI大模型,但菜单层级复杂,流畅度不如高通8295芯片的小米SU7,且部分车主反映OTA升级后偶发黑屏问题。

智己L7采用“光年美学”设计语言,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和穹顶天幕营造出强烈的科幻感。内饰最吸睛的是26.3英寸可升降贯穿屏+12.8英寸控制屏,科技氛围拉满。不过,半辐式方向盘需要适应,且遮挡部分仪表信息;后排头部空间受溜背造型限制,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会感到压抑。储物空间方面,门板储物格偏小,中控区域缺乏便捷的手机放置位,实用性不如比亚迪汉EV。

智己L7的豪华感体现在细节:Nappa真皮座椅、后排电动腿托、分区按摩、23扬声器音响等配置堪比百万级豪车。但部分车主反映漆面工艺一般,存在喷涂不均问题;副驾娱乐屏在低配车型上被阉割,且车机系统偶发卡顿,影响使用体验。

从29.99万降至19万左右,智己L7的性价比大幅提升。相比同价位的比亚迪汉EV,它在操控、智能硬件和豪华感上更胜一筹;而与小米SU7相比,它的空间和舒适性配置更优。但需注意,低价伴随一定妥协,如售后网点较少、保值率偏低(三年约50%),长期使用成本可能高于传统品牌。

智己L7是一款以技术见长的豪华纯电轿车,四轮转向、激光雷达和威廉姆斯调校底盘让它成为驾驶爱好者的理想选择。但智能化体验的成熟度、空间实用性和品牌服务体系仍有提升空间。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与科技尝鲜,且能接受新势力的成长阵痛,智己L7值得考虑;若更看重可靠性和家用属性,比亚迪汉EV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