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下轮贸易谈判生变? 美国制造两个新麻烦, 要中国配合制裁俄伊
- 2025-07-24 18:09:18
- 317
在日内瓦和伦敦谈判后,中美达成了大致的贸易框架。中方还向特朗普发出访华邀请,他也很高兴地答应了,这表明双方关系大大缓和。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双方的分歧也很容易化解。
然而,缓了一口气的美国似乎并不愿意轻易收手,准备在8月中旬的谈判中再次向中国施压,这一次他们还找到新的借口。美国财政部长直言不讳地表示,与中国的贸易形势良好,要开始谈其他事情了。
他在媒体上透露了两点内容:
一、美国要中国配合制裁俄罗斯和伊朗
贝森特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而石油又是这两个国家的主要来源。现在这两个国家与美国的盟友为敌,所以美国要出手切断其经济能源,也要求中国配合。
先来看俄罗斯,虽然自开战以来遭到了无数的制裁,但能源毕竟是刚需产品,欧洲国家也不得不买。去年俄罗斯公布的财政数据显示,其财政总收入为36.7万亿卢布,而油气收入就高达11万亿卢布,不仅占比极高,而且逆势增长了26.2%。可见能源收入对战争起到了支柱作用。
特朗普一上台对俄罗斯采取安抚策略,始终在打压乌克兰,希望促成停火。但现实远比他想的复杂,截至目前双方没有任何要停火的条件,俄罗斯开出的停火要求也非常苛刻。拖到最后,特朗普认为自己被普京骗了,开始变脸。
最近他提出,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停火,否则就对其石油进行二级制裁。什么叫二级制裁呢?简单地说主要制裁目标不是针对俄罗斯,而是谁买俄罗斯的石油就制裁谁,制裁措施就是加征100%的关税。美国认为中国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所以要堵住这个缺口。
而伊朗就更不用说了,本身没有什么产业,出口创汇基本上依赖能源。伊朗的能源其实早已经被欧美制裁,无法正常出售,但其偷偷把石油转运到第三国转售,以规避制裁。
最开始,特朗普要求伊朗就核问题进行谈判,就提出两个威胁:一是采取军事手段;二是要伊朗的石油一滴都卖不出去。但双方进行了数轮谈判,未能达成共识。眼看特朗普提出的60天时效已过,以色列突然发动袭击,攻击伊朗的核设施。随后美国也亲自下场,轰炸了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
按照美国的说法,伊朗的核设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核计划至少要被推迟两年以上。而且以色列和美国不断放话,只要伊朗继续恢复核设施,还会再次发动攻击。但对于伊朗来说,反正核设施已经受损,这么多年也一直遭到制裁,谈不谈也没多大差别,一直拒绝恢复与美国的谈判。
眼看军事手段无法让伊朗折服,特朗普估计想采取自己的第二个威胁,即要让伊朗一滴油也卖不出去。
尾声:美国妄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
贝森特表示,中国需要进行重大经济再平衡,他们占据了全球30%的制造业份额,而且这个比例已经非常大了。他曾要求中国限制出口经济,而这将为美国提升制造业创造机会。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美国认为现在中国的制造太厉害,制约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要中国让一把。
特朗普提出的竞选口号之一便是“制造业回流”,突然发动贸易战也是为了倒逼制造业回应。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高额的关税不仅没能让制造业回应,还让一些依赖国际配件的厂商想搬走。
其实美国和欧洲很早之前就在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当时提出的借口是为了保护本国工人利益。然而贝森特说得更加直白,就是要中国减少制造业,好让他们的制造业能发展。
三、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
贝森特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有很深的关联,第一个问题只是表现,第二个问题才是根本目的。
试想一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制造强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如果不向俄罗斯和伊朗购买能源,还有什么渠道能够满足中国如此大的需求?即便是有,在把俄罗斯和伊朗这两个主要产油国剔除后,石油价格也必然大幅上涨。
所以,如果满足美国的要求,必然会让中国陷入困境。不论是石油短缺,还是石油价格上涨,都会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损害国家核心利益,最终受益的是美国和欧盟。
不仅美国,其实欧盟也蠢蠢欲动,最近对俄罗斯发起了新一轮制裁。除了将进口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下调外,还制裁了与其相关的金融系统,其中就包括几家中国银行。欧盟也妄图以俄乌战争为借口,在贸易上打压中国。
但很显然,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美国如果敢实施二级制裁,双方的关系必然会回到贸易战最开始那样,中国同样会进行对等报复。美国如果记忆正常的话,应该知道上一轮贸易战是自己先撑不住,主动认怂找中国谈判。
如果重新再打一次,美国手上仍然没有足够的筹码逼迫中国妥协,而中国经济已经有足够的韧性。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中国公布了上半年的贸易数据,对美国的出口是下降的,但总体数据是增长的。这表明,中国可以在不依赖美国市场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经济。
- 上一篇:苏醒说还不知道披荆斩棘即将面对什么
- 下一篇:刘宇宁九万字百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