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销量回暖是合资2.0“反内卷”交出的答卷

  • 2025-07-19 16:42:24
  • 385

出品|华汽研究院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在喧嚣中迎来深刻变局。5月以来,一场席卷行业的“价格战”引发监管强力介入,工信部、中汽协、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及商务部罕见联合发声,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式”竞争,呼吁行业回归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这场被业界称为“反内卷”的风暴,直指以价格血拼为核心的恶性竞争。

政策转向背后,是市场结构的剧烈洗牌。一方面,自主品牌持续高歌猛进,市场份额突破60%大关;另一方面,主流合资阵营在经历阵痛后,展现出企稳回升的韧性,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等头部企业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其中,上汽大众成为这股暖流中的标志性力量,6月终端销量达9.6万辆,同比攀升15.1%;上半年累计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四大经典燃油家族依然表现强劲,朗逸家族半年销售13.7万辆,帕萨特家族11.7万辆,途观家族9.1万辆,途岳家族7.1万辆。这些数字背后,是“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策略的成功落地,传统燃油车正经历一场智能化蜕变。

在华汽研究院看来,销量的背后,是一场“静水深流”的战略革命。

从价格血战到价值重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12.5%和11.4%,均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41.4%和40.3%。

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有专家认为,汽车行业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去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品牌的差异化,重新回归到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的竞争。通过技术协同、品牌的提升,提高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期竞争力。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呈现出三大特征。

1、政策引导终结无序竞争。5月以来,四部委联合行业协会重拳整治“内卷式”价格战,工信部明确要求“把精力放到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上”,政策转向推动行业从“以价换量”转向“以技术换市场”。

2、技术分水岭加速阵营分化。当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进入量产窗口期,企业技术储备深度直接决定市场站位。自主品牌凭借智电技术先发优势抢占高地,而合资阵营则加速智能化升级。

3、消费升级催生新需求范式。据J.D. Power调研显示,2025年购车决策中“智能化体验”权重首超“品牌溢价”。市场呈现“两头热”特征:15-20万元智能家轿(如帕萨特 Pro)和30万元以上豪华智能车成为新增长极,恰好对应上汽大众智能燃油车Pro三部曲和豪华品牌上汽奥迪的双线布局。

上汽大众的“反内卷”方法论

在行业剧变中,上汽大众的逆势增长绝非偶然,其“合资2.0”战略展现出系统性重构力量。

首先“油电同智”战略,让燃油基盘的技术重生。在新能源浪潮中,上汽大众并未放弃燃油车“基本盘”,而是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优势。帕萨特、途观、途昂等车型通过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升级,通过“Pro三部曲”巩固市场地位。更关键的是其真诚的营销策略全面铺开,以价格透明化重塑消费信任,直接回应行业价格乱象。

同时,上汽大众正在发挥主机厂的“链主”作用。联合华为、Momenta、宁德时代、百度、阿里云等本土技术领导者,从“单向引进”转向“双向赋能”,例如上汽奥迪就与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合作打造奥迪助手,印证技术融合深度。

更为重要的是,其坚持长期主义,成为品质基因进化的密码。在转型的激流中,上汽大众始终紧握“德系品质DNA”这一核心价值锚点,即“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安全不是豪华,而是底线”等原则,企业对品质的追求已融入骨髓。从全球化多层级验证体系,到“提效不缩水”的开发原则,再到对车内空气质量、电池安全、耐久性能的严苛把控,上汽大众在看得见与看不见之处均设立硬性标准。2800多坚守长期主义万用户基盘的口碑积淀,正是对其的最佳背书。

在华汽研究院看来,上汽大众的半年答卷,映照着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当技术变革的洪流席卷而来,唯有将全球标准与中国智慧深度融合,以长期主义筑牢品质根基,方能穿越周期迷雾。

而单纯“以价换量”已成过去时,“技术本土化+油电协同+透明服务”构成新铁三角。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竞合,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对消费趋势的敏捷响应、对品质底线的坚守,才是对抗内卷的核心竞争力。

年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大年”,多款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将密集落地。按照规划,至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全面覆盖市场主流需求。

如今的中国车市,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价值重构”。当价格战熄火,技术同质化加剧,消费者开始重新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残值率、维修便利、软件迭代、生态服务……

在这一语境下,合资车企的“体系力”反而成为稀缺资产。上汽大众用 52.3 万辆的半年成绩证明,只要把产品定义权还给中国用户,把智能化技术栈握在自己手里,把电动化路线从单选变成多选,把商业模式从卖车升级到卖生态,在“合资 2.0”时代,上汽大众依然可以在全球最卷的市场活出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