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岭小院到产业前沿 “西安造”机器人服务世界500强企业
- 2025-07-31 02:55:00
- 601
合装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当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机器人产业,集中展现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步态与交互能力时,千里之外的西安——西安达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示车间里,工业机器人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智能”:它们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精准对接电池模组,在核废料处理车间安全转运辐射容器,在家电工厂同步完成搬运与检测……
效率与安全的双重突破
在海尔集团青岛厂区,20台红色箱体的抱夹机器人正穿梭于冰箱生产线,它们稳稳夹起整机,直接转运至仓储区,动作一气呵成。
“多关节机械臂的‘抓—提—移—放’四步走,我们的抱夹机器人一步到位,直接抓着物品送到目的地。”达升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江民说,这款机器人为厂家节约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还省去3-5人的人工成本。
7月28日,记者走进达升科技的展示车间,合装机器人正以30秒/台的速度为新能源汽车安装电池模组。它沿着激光导航路径滑行,通过光靶追踪与总装线精准对接,仅留下拧螺丝的工序给工人。
“以前一天最多下线300辆车,现在能到650辆。”销售经理段学伟介绍,这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机器人,以吨位大一倍、响应时间快三分之一的优势,成了长安汽车、比亚迪的“刚需”,订单已排至2026年。
车间另一侧,潜伏牵引机器人正演示“无轨作业”的绝技:无需磁条或二维码引导,仅凭激光SLAM技术自主规划路径,从仓库取料、线边送料,再到空托盘回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汽车厂的线束转运用上它,省去了铺设轨道的麻烦,效率提升40%。”公司运营副总庄利利说。
“眼手协同”机器人更显“细心”特质:搬运洗衣机滚筒时,3D视觉系统同步扫描外壳,一旦发现瑕疵就自动分流。“过去要两个人搬、一个人检,现在一台机器全搞定。”庄利利透露,这类机器人已帮助海尔等企业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如今,抱夹机器人还扮演着“危险岗位替代者”的角色。在38℃的高温环境中,它夹运散发腐蚀性气味的电气设备,完成48小时恒温存放、380伏高压测试等全流程工作。“以前工人戴两层手套都怕腐蚀,现在机器人全程处理,安全性拉满。”段学伟说。
有机构预测,到2026年,75%的大公司将在仓储物流中集成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达升科技的实践正印证这一趋势——从汽车制造到家电生产,从危险作业到精密装配,技术创新让智能制造的场景不断延伸。
机器人大脑“西安造”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这是我们的技术根基。”赵江民介绍。
在达升科技的展示柜中,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控制器仅巴掌大小,却集成了控制与导航功能,经过多次迭代,精度更高、响应更快、出错率更低。“机器人不是简单的硬件,得有强大的软件支撑。”他深知,工厂智能化的核心在于系统协同。
从2015年起,达升科技耗时6年研发出以SCADA系统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能与工厂的MES、WMS系统无缝对接,支持200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比如智能动态调度系统,能实时分配任务、优化路径,上百台机器人同时工作也不会‘堵车’。”赵江民说,这套融合了运动控制算法、3D视觉识别的系统,正是机器人在动态车间“自主决策”的关键。
如今,依托这套技术体系,达升科技已研制出抱夹、合装、牵引等20多款工业机器人,覆盖智能制造多个场景。
“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同源异流’,都靠控制、驱动、传感器技术,但我们更专注制造业细分场景。”赵江民说,这种深耕让“西安造”机器人在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
从秦岭小院到产业前沿
很难想象,这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十年前诞生于秦岭脚下的农家小院。“冬天没暖气,雪堆半米高,我们就在民房里画图纸、焊电路板。”赵江民回忆,创业初期缺参考案例,全靠自己摸索,而选择扎根西安,正是看中了本地的高校资源与产业潜力。
技术攻坚也充满挑战。“早期控制器稳定性不足,是客户给了我们试错机会。”赵江民坦言,产品成熟后,团队免费为客户升级改造,既积累了经验,又巩固了合作关系。
如今,达升科技的产品覆盖海尔、ABB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带动西安形成机器人零部件配套产业链,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
“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双提升,将是我们下一步的方向。”赵江民说。(记者石喻涵实习生史婉婷何文萱)
- 上一篇:配偶间对婚检结果有没有知情权
- 下一篇:温州大桥车祸岁摩托车手坠海身亡